close

青春之鬼 年少悲劇

你將終於擁有刺耳的自由

 

本劇改編自19世紀德國劇作家法蘭克.韋德金的同名作品,訴說著百年前青少年面對成長的壓力。當時德國正將經歷教育改革,原本的教育制度,讓青少年的煩惱日益增加。面對多面向的苦惱與問題,青少年們究竟該怎麼辦?2017年再拒劇團把劇本改編,將現代元素融入戲劇中,但百年前、百年後,青少年所要面對的種種,似乎沒有太多的不同⋯⋯。

故事使用倒敘的手法,從主角梅奇爾走進亂葬岡展開序幕。踏進記憶之地,青少年時期的回憶湧現,曾經和夥伴們在此經歷過的種種,一一浮現。故事內容虛實交錯,似乎象徵著這些記憶片段已不再清晰,又或者說,這些年來它們一直困擾著梅奇爾,於是他早已分不清究竟哪些是記憶,哪些又是真實。回憶由每個角色所經歷過的故事與觀點串連,時而夾雜著不同時期的對話與畫面,雖然起初讓人難以跟上故事步調,但隨著劇情的發展,眼前所見的畫面重新在腦海裡組織,整件事情,又或者說梅奇爾的青少年回憶,終於完整地呈現在眼前。最終,所有畫面倒帶,回到故事的開頭,梅奇爾原本無法淡忘的青春回憶,在溫德拉和莫里斯的青春之鬼現身後,慢慢地被放下,於是,他拾起西裝,朝著自己的未來邁步。

 

在舞台方面,劇團採用類似九宮格式的鐵架,許多場景是由演員們分別在格子內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表現。我想鐵架象徵著在現有的教育制度下,每個人的都有一個屬於自己個定位,至於決定你該扮演什麼角色的,不是你自己,而是師長與父母。這些鐵架限制了個人的意志與自由,但所謂的「在上位者」並不在意,因為學生們都只是雞——這是鐵架更深層的意象。除了鐵架外,舞台上的道具與背景無處不讓人感受到淒涼與荒廢感,我想這不僅代表著場景發生在墓園,同時也想表現出這段青少年回憶之於梅奇爾,是段多麽痛苦的過去。

 

在角色設定上,每一個人,都象徵著一種青少年所面對的問題。瑪塔即使夏天也穿著長袖,為的是掩蓋家暴在她身上所留下的傷痕;艾莎和朋友道別後,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,因為在這裡,她無法揮別曾經被強暴的過去,於是她選擇逃離這是非之地;侯貝特有錢,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,可惜他不知道的是,真正的友誼,是金錢買不到的;恩斯特默默地喜歡著漢斯,卻因為與他人不同的性向而被霸凌;資優生溫德拉將第一次給了梅奇爾,意外產生的孩子,讓她面臨是否該留下的抉擇,不過她一點也不想,讓自己的孩子誕生在如此紛擾的世界上;莫里斯不擅長讀書,但仍然勤奮向學,然而最後卻因學校制度的不公讓一切的努力白費,於是他選擇自殺,為的不是向這不公平的社會反抗,而是他早已不知道,自己繼續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⋯⋯。至於梅奇爾呢?他聰明、是學校極力想留下的學生,但他不想和這不公不義的制度妥協,於是他翹課、吸毒,然而當身旁的朋友們一個個死去,他也在時間的流逝中長大,最終,他仍和這個體制、這個社會妥協,做一個別人希望他成為的人。

 

青少年時期,我們為了許多問題煩惱,人際、課業、家庭、愛情、慾望。我們試圖反抗,卻總在對抗中,敗下陣來。面對社會的醜陋與壓迫,我們無能為力,只能扭曲自我的意識 ,在黑暗中尋求生存。隨著年紀的增長,我們淡忘這一切。也許幾十年後回首,這些過去是多麼的不值一提,但對於當時的我們,那,便是我們的全世界。

劇中的場景是那麼的清晰,那麼的真實。師長父母的耳提面命,對我們而言,是最刺耳的關心。面對名為愛的束縛,我們無法掙脫,只能任由繩子,越綑越緊。然而,當我們徹底遺忘了過去的自己,我們將終於擁有刺耳的自由。

 

成長是一場漫長的手術,但如果一個人,誠實的面對他的慾望,那他,會成為罪人嗎?

arrow
arrow

    fujii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